- 文:
- 03-16
為深化教育教學綜合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按照《全面實施學分制改革文件》(廣外4號文)的要求。經學校批準,東莞市電子工業技工學校2019級新生開展大類招生工作。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深化學分制改革,推進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按照“寬口徑、厚基礎、重能力、求創新”的培養原則,為學生提供更靈活、更多樣化、多層次的選擇,促進學風建設,實現專業培養目標,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二、基本模式
1.國際經濟與貿易、經濟學類
因國際經濟與貿易大類只有國際經濟與貿易一個方向,該大類不參與專業分流,經濟學類也只有經濟學一個方向,也不參與專業分流,都保持原來的班級不變。
2.財政學類
專業分流采取1+3的模式,學生進校后,前一年修讀大類基礎平臺課程,后三年進入到該大類所涵蓋的專業學習。
學生在第二學期根據個人興趣愛好和每個專業的名額分配情況填寫學生志愿。學院按照分流的原則進行專業分配。學生于第三學期進入到相應專業繼續學習。
財政學類分財政學和稅收學兩個方向,財政學類學生選擇專業方向時須選定財政學、稅收學兩個方向。
3.國際經濟與貿易(國際組織創新班)、國際經濟與貿易(雷恩班)、國際經濟與貿易(雙語國際班)。
國際經濟與貿易(國際組織創新班)、國際經濟與貿易(雷恩班)、國際經濟與貿易(雙語國際班)不參與專業分流。
4.新疆生
新疆生學生根據其第一志愿編入該專業,不占用人數指標。
三、分流原則
1.社會需求與學科專業發展相結合原則。
2.擇優分流與尊重個性發展相結合原則。
3.公平、公開、公正原則。
四、專業班級設置與容量
1. 財政學類(154人)
專業 |
班級數 |
班級人數下限 |
班級人數上限 |
財政學 |
1 |
約20 |
約50 |
稅收學 |
3 |
約30 |
約45 |
備注:國際經濟與貿易共237人,經濟學類共88人,不參與分流,按原班級保持不變。國際經濟與貿易(國際組織創新班)20人、國際經濟與貿易(雷恩班)35人、國際經濟與貿易(雙語國際班)19人同樣不參與專業分流。
五、分流依據
1.分流標準
(1)第一排序標準:學生志愿。學生根據自身學業情況、興趣愛好和職業規劃,按順序填報1-2兩檔分流志愿。
(2)第二排序標準:公式依據:學分加權平均分*80%+(高考分數-本省重本線)/(本省高考滿分-本省重本線)*100*20%,以該公式所計算分數的高低分流志愿。
(3)第三排序標準:大學第一學期所有大學外語課程的平均成績。在大學外語課程的平均成績相同的情況下,再以大學第一學期所有數學類課程的平均成績為依據。
分流排序中,在第一排序標準相同的情況下,以第二排序標準為依據。在第二排序標準仍相同的情況下,以第三排序標準為依據。
2.學生志愿
學生每人可從參與大類招生的2個專業方向中,申報2個意愿入讀的專業方向。同時,必須按照專業分流表中的第一、二的順位進行排序填報,做好排序。前面順位的志愿優先錄取。
如未按本要求的規范填報志愿(如未填滿志愿,或第一、二的順位志愿欄里填寫出現相同的志愿,或不填寫志愿等),導致該同學沒有被錄入任何一個專業的情況下,則視為默認服從調劑,由學院在已確認錄取人員的各專業中,從空缺人數最多的專業開始進行安排。
六、分流的組織
學院成立本科專業分流領導與工作小組。領導與工作小組由學院院長、書記、分管教學副院長、分管學生工作副書記及參與大類招生各系主任共同組成。
七、分流的程序與辦法
1.專業教育與咨詢。由各專業負責對本專業的專業特色、發展方向、專業建設情況、教學情況、就業形勢等進行介紹。
2.信息公布。學院在第二學期開學前一周(3月16日至22日)根據各方面實際情況提出大類各專業的分流方案,報學校審批后向學生公布。
3.填報專業志愿。學生根據分流條件在規定時間內(3月23日09:00--3月26日24:00)自主填報志愿。
4.分流篩選。3月27日至31日學院統計學生的分流意向并審核學生的條件要求。按志愿優先原則,確定專業。
5.公示。4月1日至7日學院向學生公示分流結果并在院內公示5天(公示在4月6日前完成),公示無異議后提交教務處。
6.公布與備案。學校本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審核專業大類分流結果,通過后,教務處在校園網公布結果。學院將做好后續的教學及管理工作。
八、工作聯系人
湯老師 聯系電話:13826423862 郵箱:361612075@qq.com
九、本實施方案公布之日起執行,由本學院在教務處指導下負責解釋。
十、本實施方案未盡事宜,由東莞市電子工業技工學校在大學指導下討論決定。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
2020年3月15日
上一條:經貿學院2019級財政學類專業分流宣傳及咨詢會順利開展 下一條:經貿學院2020下各級學生專業課、公共課教材信息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