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頁
新聞中心
活動回顧|“解碼政府工作報告中的財政政策”專題講座暨黨史學習討論會
  • 文:
  • 04-06

4月1日下午,東莞市電子工業技工學校財政系在院系樓304開展了財政專題講座暨黨史學習討論會。本次講座由中山大學嶺南(大學)學院經濟學系教授林江老師受邀主講,張建武院長主持。李傳喜教授、倪秋菊老師、劉東華老師、李翠蘭老師、張自勉老師及部分學生參加了本次講座和討論。

 

在此次專題講座中,林江教授以“解碼政府工作報告中的財政政策”為題,詳細地分析了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財政政策信息。林江講授就主要的財政政策變動的內容進行簡要的分析,共涉及五個方面:政府赤字率與抗疫特別國債、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規模、財政直達資金、新增地方專項債規模以及減稅降費。他認為,財政政策總體表現出持續性,財政不搞“急轉彎”,不搞“大水漫灌”式的強刺激政策,傳達出我國實現財政提質增效的目標。同時,他也談到,疫情期間政府財政收支缺口擴大,地方政府債務問題突出,未來可能會帶來新的金融風險,而目前能夠在新時期緩解這個風險的有效措施就是降低赤字率以及加大中央對地方的轉移支付規模。中央為了避免轉移支付中“雁過拔毛”現象的存在,將建立常態化的財政資金直達機制,但這個機制有利有弊。他還分析了我國新增地方專項債的問題,并指出我國新增地方專項債規模減少,釋放出我國積極防范債務風險的信號。最后,他結合我國減稅降費政策討論了我國稅制改革的問題。

 

 

 

講座后,由李翠蘭老師主持了一場結合林江教授“解碼政府工作報告中的財政政策”專題講座的黨史學習討論會。會上老師和同學們學習了《論中國共產黨史》第一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和第二章《正確認識改革開放前和改革開放后兩個歷史時期》的內容。

 

與會人員根據當前政府工作報告中有關政府發行地方債務、如何協調區域發展、地方財政收入來源等問題,結合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以及正確認識改革開放前和改革開放后兩個歷史時期相關內容的理解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最后,張建武院長總結了本次討論會,鼓勵同學們積極學習黨史,學習優秀精神,同時也要要認真對待自己的專業,努力提高專業知識水平,把黨史學習與專業學習結合起來,做到學、思、悟、行相結合

上一條:學思踐悟黨史 提高“政治三力” 下一條:我院國貿系教工黨支部與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系教工第一黨支部舉行思政研學共建基地揭牌儀式

關閉

版權所有:東莞市電子工業技工學校
亚洲色九九视频